“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坊(第1期)“激活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活力 探索广州 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发布时间:2024-02-23
2024年1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工作坊第1期。此次会议由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艳华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珺、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惠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桂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沈国兵、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坊第1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李惠武认为,高质量发展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或者内涵。第一,总量较大。没有规模数量,就谈不上高质量发展。第二,速度较稳。经济增长不能上下起伏,波动太大。第三,结构较优。不管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还是区域结构。第四,产业布局较好。第五,创新较强。除此之外,高质量发展还应具备经济效益较高、可以持续、能够竞争等特征。他认为广州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与深圳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对未来定位不清晰导致的产业升级问题。为此,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开放前沿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好科教资源优势;同时应明确发展定位,明确产业梯度。
(左一: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李惠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王珺认为,我国仍然处在一个转型期,是结构转换的过程。广州GDP增速合理区间应为4.5%-5%,到2035年能达到5万亿到5.4万亿的规模,但广州GDP维持该区间仍存在压力。第一,广东的外贸依赖度高,但现在外贸难以成为广州重要的引擎火车头了;第二,广州是广东省的典型代表,产业从最终产品入手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并不强,产业结构转换面临大问题;第三,广东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为此,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将广州作为战略支点,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产业文化三个方面做好做强;第二,做大做强枢纽。第三,做优“产业版”营商环境;第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规模。
( 左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王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指出,广州市的经济结构是典型的服务业主导,发展高端服务业是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他认为,广州经济结构变化,总体符合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但与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顶级国际大都市相比之下,广州在产业服务能级、专业服务水平、区域合作机制中仍然存在不足。未来,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立足全国,链接全球,基于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视角,围绕发展“高能级城市服务、高端制造业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这个基本定位来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左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沈国兵分享了长三角促进科技创新的经验。第一,推进协同创新、产业互补;第二,聚焦两个国家科创中心;第三,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和引领区。他指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从贸易、人力资本、财税政策几方面推进制度创新。同时指出,,应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对外开放,进行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改革;扩大投资领域负面清单制实行范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左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沈国兵)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桂龙认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不管呈现什么样的特征,最终都需要抓住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新型工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高度重视,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提升效率,围绕价值链提升服务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实际上是效率和效能提升的问题,包括决策、组织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企业要深入思考。
(左二: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桂龙)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余江认为,中国在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补短板的同时,更要加强创新,构筑新赛道、新优势、新动能。他认为应构建区域、产业、行业等各尺度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来产业智能化是产业和区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挑战的必然要求,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产业智能化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抓手。要站在世界高度,对广州城市的未来进行规划,激发未来城市的数字经济建设和智能化运营的全新面貌。
(屏幕右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余江)
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对本次工作坊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丰富的实践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广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破解创新资源有利条件转化不足、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相对缓慢和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三个方面的长期制约因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广州要充分利用省会城市创新资源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有利条件、尽快确立自身发展定位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门类、找准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在剖析问题和明晰思路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凝练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左二: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
本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坊的主题为“激活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活力 探索广州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由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和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联合主办。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文琦、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志华出席会议。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书军教授、刘京军教授和来自校内相关院系的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工作坊并围绕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