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简介

机构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许多重大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实践都率先在这一地区出现和实施。早在1991年初,中山大学便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旨在发挥中山大学多学科的研究力量,联系广东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协同研究珠江三角洲发展与变革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在霍英东基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与香港何氏教育基金等资助下,就经济体制改革、国际直接投资、“三资企业”绩效、产业投资环境、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战略网络、城市化与工业化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外向经济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透视》、《跨国公司战略竞争与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开放的道路—东南亚经济开放顺序研究》、《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形成、分布和变迁》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决策参考报告,受到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评价与重视,整体研究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为全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提供经验与借鉴,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化结构深度调整,世界经济再平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全球与区域开放合作形势的变迁,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等学科的研究主题和方法也有重大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贸易、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等学科急需回答和解决中国经济的重大现实问题:第一,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开创新的区域合作和贸易分工方式,以顺畅联通的国内国际循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二,如何借鉴吸收国际贸易投资新一代规则,实现制度型开放,并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营商规则衔接?第三,如何应对全球价值链变化趋势,重构区域产业链分工,实现价值链攀升并提升供应链韧性?因此,深化供给则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SYSU-IROC)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而设立的重点科研平台。服务新阶段我国发展战略转变的理论创新需要,研究院立足于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实践,从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理论与方法角度,探讨区域开放合作的理论与政策问题,在“双循环”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研究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研究等三个方向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高质量的决策咨询,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形成一批原创性学术成果和高质量咨询报告,打造有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思想库、学科高地和智库平台,成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和体现广东改革开放风格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时,研究院团队还负责运行建设广州市新型智库“中山大学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研究院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服务‘一带一路’的粤港澳区域联动机制及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一带一路”重大专项项目“‘一带一路’贸易大通道建设研究”以及一批国家部委省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地理研究》、《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等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开放合作发展报告(2024):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区域竞争力研究》、《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2013-2018)》、《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9-2020)》、《粤港澳合作四十年》等著作10余部,研究报告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要批示,获得国际贸易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毛艳华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