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研究团队第22期Seminar学习讨论会
2021年12月21日晚18:30-19:30,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文献研读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学习讨论会由谢宇平博士生分享文献《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参加学习讨论会人员包括毛艳华教授、李兵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后以及博士生和硕士生等,另有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通过线上形式参与了本次学习讨论会。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
Qing Liu & Hong Ma

一、引言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生贸易自由化的重大事件之后,往往会出现创新浪潮。这些研究强调,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创新竞争,如贸易竞争、扩大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或者利用进口中间产品与研发投资之间的互补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消除出口目的地市场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来鼓励创新活动。
创新需要巨大的投资,但受到不确定性的阻碍。而贸易协定减少了TPU,使市场条件更加透明和可预测,因此可以促进创新。为了证实这一点,本文利用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
这是第一篇确定TPU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因果影响的论文。本文对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广泛文献做出了贡献。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贸易对企业创新激励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加关注TPU的影响。
二、政策背景、数据与实证策略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出口异常增长

图1:中国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ROW)的出口在2001年后异常增长

图2:中国加入WTO之前,所有6位数HS产品类别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分布情况。TPU按照Handley和Limão(2017)的规定,使用第2列电价进行计量。
2.中国专利申请激增

图3:中国加入WTO前的高TPU产品类别相对于低TPU产品类别的出口增长。

图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左轴,单位为1000)以及发明专利占申请总数的比例

图5:中国公司在中国加入WTO前高TPU产品类别中的专利申请增长较快,而低TPU产品类别中的专利申请增长较低
3.估计策略

因变量是企业i在第t年在第j产业中的创新活动。TPUj衡量加入WTO前j行业面临的TPU。Post01t表示后WTO时期,从2001年起的年份取1,否则取0。αi是企业固定效应,控制恒定不变的企业特征,还控制不随时间变化但可能影响行业创新倾向的行业和地区差异。如果创新和减少不确定性都与商业周期或其他常见冲击有关,我们的估计就会有偏差。因此,我们添加了一个年份虚拟变量λt。我们还包括一组企业层面变量(Xijt)和一组可能影响创新的行业层面变量(Zjt)。ϵijt是误差项。
4.数据
表1

数据由作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和中国海关总署的合并数据集自行计算。
三、实证分析和发现
1.基础结果
表2

注:所有回归包括年度模型和公司特定固定效应。括号中的稳健标准错误,集中在4位CIC行业级别。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的测量遵循Handley和Limão(2017)的规定。(K/L)j和(S/L)j是部门级资本密集度(对数)和技能密集度(对数),使用美国NBER-CES生产率数据集测量。公司层面的控制来自中国工业生产年度调查(ASIP)。
2.创新的其他决定因素
表3

考虑关于创新决定因素的相互竞争的解释,这些因素因行业和年份而异,可能与结果变量(专利申请)和利益回归因素(贸易自由化和相关的市场不确定性降低)相关。
3.DID规范的有效性
表4

注:所有回归包括要素强度((K/L)j和(S/L)j)与Post01的相互作用,以及表3第(7)列中控制变量的完整向量,包括产业竞争(HHI)、进口竞争(产出关税)、进口投入的获取(投入关税)、国内改革(国有企业份额和外商投资企业份额)、产品周期长度和降低出口关税(最惠国出口关税)。
4.稳健性检验
表5

表5提供了一组使用我们样本的不同子集进行的稳健性检验。首先,第(1)列考虑产品属于单一行业的公司样本。第(2)列将样本限于幸存的公司,不包括进入或退出的公司。列(3)至(6)分别考虑基于所有权的公司。最后,作为安慰剂测试,第(7)列考虑了加工出口商。
5.异质性影响
表6

在前面的章节中,本文通过探索TPU降低程度高的企业与TPU降低程度低的企业的差异效应,确定了TPU降低对企业专利申请的平均效应。然而,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表5显示,不同所有权类型的公司对TPU减少的反应不同。在表6中,我们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异质性的三个重要维度。
四、机制和进一步讨论
1.机制
表7

在表7的第(1)-(2)列中,本文检验了已实现的出口增长(由于TPU减少)是否能够完全解释创新激增。表7的第(3)列至第(5)列侧重于三个主要进口。
2.进一步的稳健性
表8

第(1)列使用企业级固定效应泊松回归,而第(2)列使用企业级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具有企业和年份固定效应。第(3)列将样本分为WTO前和WTO后两个时期,并使用企业和时期固定效应进行企业层面的固定效应泊松回归。第(4)列使用具有4位数行业和年份固定效应的行业级固定效应泊松回归分析行业级发明专利。第(5)列在公司层面上运行泊松回归,以2位数的行业年固定效应控制任何行业特定趋势。第(6)列运行一个线性概率模型(LPM),以检查TPU减少对专利申请可能性的影响,以及公司和年份固定效应,标准误差聚集在4位数CIC行业水平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的测量遵循Handley和Limão(2017)的规定。
五、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创新的新渠道。过去的文献强调,贸易自由化可能通过扩大市场、强化竞争或进口补充本土研发的中间投入来刺激创新。我们认为,企业可能仅仅因为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而推迟或减少对创新活动的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自由化可以减少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从而导致更多的创新投资。
六、讨论
文章分享结束后,研究院成员展开了有关讨论。李兵老师提出在此文基础上,可以考虑新进入企业或者新发展行业是否也受贸易政策的不确定影响,影响有多大。同时认为除了加入WTO外,还有其他重要事件影响了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这些变化是否也影响到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这也是值得研究。研究院的各位成员对李兵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本次学术研讨会充分体现了研究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家在学术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至此,本次文献研讨会圆满结束。
拟稿:罗开希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