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每周seminar

开放合作研究团队第82期Seminar学习讨论会

2025年4月8日晚18:30-19:30,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文献研读会议以线下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学习讨论会由博士生钟夏洋同学分享文献《政务服务一体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兼论政府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参加学习讨论会人员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等。

政务服务一体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兼论政府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孙伟增   张柳钦  万广华  王傲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意义

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一化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2022)。

商品市场整合程度较高,但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分割严重(刘志彪、孔令池,2021),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资本市场分割的后果:资源配置扭曲、区域发展失衡(吕冰洋等,2021)。

2.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从电子政务到数字政府的演进(2013年至今):

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如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推广(2014年试点,2019年全国覆盖)。

核心功能:数据共享、跨部门协同、流程标准化(孙志建,2022)。

作用:不仅能提升各地政府的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还能消除地区间的制度性差异

国际对比:韩国政府3.0计划(透明化)、新加坡SingPass(专业化分工)的启示。

3.政策驱动与文献缺口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要求省级平台全覆盖。

现有研究多关注交通基建(龙玉等,2017)、产业政策(速东、宋明信,2022)对资本流动的影响,鲜有文献关注数字政府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更没有探讨数字政府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潜在影响。究其原因,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是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到的新领域,前人的研究半径还未拓展到此, 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空间。

4.创新点

视角创新:首个系统分析数字政府(政务服务一体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机制创新:揭示非对称效应(中心→外围、过剩→不足)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中介作用。

政策创新:验证数字政府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理论联系,提出功能边界优化路径。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1.我国数字政务建设历程

20世纪 70~80年代:探索试验阶段,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繁杂的数据统计工作、自动办公系统和政府内部各种横向、纵向信息系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级建设阶段,相继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和“金税”等国家信息化“金”字工程,为此后电子政务 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0-2012:全面建设时期,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各部门范围铺开,规划建设“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旨在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行政效率和监管有效性,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013至今:创新发展阶段,侧重政务信息互通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和智慧政府等方面建设,更为强调数字信息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创新作用。

2.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功能与机制

20 世纪70~80年代:探索试验阶段,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繁杂的数据统计工作、自动办公系统和政府内部各种横向、纵向信息系统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级建设阶段,相继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和“金税”等国家信息化“金”字工程,为此后电子政务 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0-2012:全面建设时期,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各部门范围铺开,规划建设“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旨在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行政效率和监管有效性,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013至今:创新发展阶段,侧重政务信息互通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和智慧政府等方面建设,更为强调数字信息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创新作用。

3.研究假设提出

假设1(基准)

H1a:政务服务一体化促使省内资本从中心城市流向外围城市(虹吸效应减弱,溢出效应增强)。

H1b: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更有利于促使省内资本从资本边际报酬低(资本配置过剩)向资本边际报酬高(资本配置不足)的城市流动。

假设2(机制)

H2: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通过提高本省城市的政务服务效率和营商环境能够吸引省外资本流入。

假设3(进一步分析)

H3: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能促进资本的均等化发展和配置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三、实证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与处理

(1)核心数据

资本流动数据:

风险投资:清科私募通数据库中的风险投资事件(2009-2019年,9.93万条)。

上市公司子公司投资:CSMAR数据库(2009-2019年,52.97万条)。

综合得到城市对—年份层面投资设立子公司的面板数据。

政务一体化平台开通时间:手工搜集31个省级政府文件。2017~2018 年平台的开通数量达到高峰。2019年,所有省级行政单位都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政务服务的统一与联动。

(2)控制变量

城市经济特征:人均GDP、产业结构(二产/三产占比)、金融发展(人均银行存款)。

社会特征:人口规模、教育水平(高校学生数)、生态环境(PM2.5)。

交通网络:城市间高铁连通性(龙玉等,2017)。

(3)关键控制变量测算

资本配置效率:用城市每一年的资本错配指数来反向衡量资本配置效率(陈永伟、胡伟民,2011)。

市场分割指数:采用价格法计算相邻城市对商品价格波动方差(李兰冰、张聪聪,2022)。

2.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1)识别策略

将平台的开通视为外生性的事件冲击,基于城市对—年份面板数据实 证考察平台开通对资本跨城市流动的影响。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线性概率模型



被解释变量:表示在年份 t 从城市 i 到城市 j 的资本流动,分别用风险投资事件 VC 和设立子公司投资事件 IO 来度量。若城市 i 的风险资本/上市公司在第 t 年向城市 j 进行了投资/设立子公司,则 取值为 1,否则为 0。(虚拟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IGPjt(城市 j在 t年是否接入平台)。

当考察省内资本流动时,β1 度量了平台对省内城市间资本流动的影响,对应本文的 研究假说 1;当考察跨省资本流动时,β1反映了平台对外省资本流入到本省城市的影响,对应本文的研究假说 2。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基准回归结果

(1)省内资本流动

风险投资概率提升1.73%,子公司设立概率提升2.84%(表1)。高铁连通性影响不显著(省内距离近,交通边际效应低)。综合来看,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通显著提高了省内城市间的资本流动性,对风险资本流动的提升作用要明显大于对传统资本的作用。主要原因可能是风险资本往往投向创新创业企业,对未来的投资回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龙玉等,2017);当平台推出之后,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有效缓解了投资主体对被投资企业当地经营环境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投资期望收益,从而激发了风险资本进行跨地区投资的动力。


(2)稳健性检验

平行趋势检验:事件分析法(附图1显示政策前无显著差异)。


安慰剂检验:随机分配处理组,500次Bootstrap模拟(伪处理效应不显著)。

排除竞争性政策:控制自贸区、智慧城市、开发区等政策变量、省份趋势特征和企业数字化水平。(附表3)。

2.机制检验

(1)服务效率提升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从 2015 年开始发布《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 报告》,评估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并根据网站的功能特征构建了“可达性”“可见性”“可用性”和“可办性”4 个细分指标。本文利用报告中给出的 4 个细分指数分别与平台开通变量进行交互后引入到模型(1),考察平台的功能属性对城市间资本流动的影响。

“可办性”功能(线上受理率)交互项系数显著(β=0.0011,p<0.05),贡献度最大(表2)。


(2)服务质量

本文使用《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中各省级政府网站绩效的评分指数,将各项事务分为日常生活、就业创业、营商环境、平台建设 4 类。

一体化平台改善市场就业创业和营商环境的能力越强,其越能有效促进城市间资本流动。同时,一体化平台与平台建设指数的交乘项系数亦显著为正,说明政务服务平台的完善程度越高、与社会经济活动链接愈加紧密,其对资本流动的促进效应越大。

(3)交易成本下降


企业管理费用率下降0.37%(p<0.05),管理费用占比下降0.0046,超额管理费用下降0.0031,验证制度性成本降低机制。

3.异质性分析

(1)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

本文将样本城市分为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两组,其中中心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在内的36个准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其他城市为外围城市。

中心城市→外围城市:风险投资概率+0.0697,子公司设立+0.0849(表5)。

外围城市→中心城市:不具备显著影响。

外围城市→外围城市:风险投资概率+0.0102,子公司设立+0.0159。

(2)资本配置状况

从城市间资本配置状况的角度,进一步考察平台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政务一体化平台仅在设立子公司模型中显著,表明在平台开通之后,资本并没有大量地从配置不足的城市流向配置过剩的城 市 。

风险资本和传统资本均更加倾向于从资本配置过剩城市向配置不足城市转移。

平台的开通对于资本配置不足城市之间的资本流动影响也仅在子公司设立方面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企业特征异质性

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响应更强(表7)。

(4)对外省资本的影响

平台开通有助于省外资本对本省城市进行风险投资和设立子公司;平台所展现的对外省资本的吸引作用主要表现在本省的中心城市而非外围城市。

(5)资本均等化与资本配置效率

表明平台的开通能够显著缩小省 内城市间资本活跃度的差距,使得资本的空间分布向均等化方向发展。

(6)市场一体化

平台的开通在平均意义上提升了本省城市与相邻城市之间的一体化程度,显著缓解了城市间的市场分割现象。

五、政策启示实与讨论

1.研究讨论

(1)核心结论

平台能有效促进省内城市间的资本流动,且能够吸引外省资本流入。政务服务效率提升、营商环境改善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是平台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机制。当政务平台开通后,由于省内区域间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和行政壁垒的消除,省内各地资本更倾向流入到外围城市和配置不足的城市。平台更能促使非资本密集型企业、资产规模较大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跨地区投资活动。

(2)局限与展望

未量化平台功能模块(如数据开放度)的差异化影响;

未来可扩展至劳动力、技术要素流动分析。

2.政策建议

(1)加强地方平台整合与统筹管理,推进全国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2)厘清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边界,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3)明确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边界,构建“线上线下”协同高效的服务体系。

六、会后讨论

赵毛泽同学指出表3的交互项系数与一体化平台系数符号相反,负系数大于正系数,是否说明效应为负。钟夏洋同学回应因量纲问题不能直接进行大小比较。随后,会议圆满结束。



拟稿:钟夏洋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