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合作研究团队第21期Seminar学习讨论会
2021年12月14日晚18:30-20:30,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文献研读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学习讨论会由荣建欣副研究员分享文献《Quantitative Spatial Economics》。参加学习讨论会人员包括毛艳华教授、李兵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后以及博士生和硕士生等,另有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通过线上形式参与了本次学习讨论会。

Quantitative Spatial Economics
Redding & Rossi-Hansberg

一、引言
城市的存在可以反映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布高度不均匀、而这些经济活动集中背后的聚集和分散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是一系列经济现象的核心、公共政策干预的影响关键在于这些政策如何在现实背景下实现这些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均衡平衡,给出了一个QSE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介绍
新经济地理学的早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集聚和累积因果关系的形成机制上(对多样性的偏好、增加规模回报和运输成本作为聚集力量),并进一步推进实证研究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是:
1、从模型到经验规范形成的映射往往并不清楚
2、这些简化关系的系数不一定对政策干预影响保持不变(卢卡斯批判)
3、无法评价政策中的福利和问题
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最近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已经发展出了一个与观测数据密切相关的定量框架,可以容纳许多现实的特性,并可以变得相当丰富,模型和数据密切相关的优点在于:
1、可以容纳更多地区和丰富的贸易成本地理位置,这些模型为数据的中心特征提供了微观基础
2、将观察到的数据解释为模型的一个均衡
3、模型通常是精确识别的:从观测数据和模型的一对一映射
同时,该模型的一个核心优势是能够对政策干预或其他模型的其他样本变化进行反事实推断。
所有的QSM 都对一些基础部分做出了假设(称之为空间定量模型的菜单),包括:偏好、生产技术、货物物品技术、信息物品技术、人员流动技术、禀赋、均衡这几个方面。
三、一个典型的QSM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一个典型的QSM,从上文简介的菜单中,该模型包括:
关于偏好、生产技术、贸易物品技术、信息物品技术、人口流动技术、禀赋、均衡相关的一些假设,具体假设如下:
1、偏好:更偏好多样性;单一贸易部门;无设施;住宅土地使用;共同偏好
2、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回报;外源生产力;无投入产出联系;无商业土地使用
3、贸易物品技术:冰山可变贸易成本、对称贸易成本、经济和地理摩擦、除住宅土地以没有其他非贸易物品的使用
4、信息物品技术:无知识外部性或溢出、没有创新、思想不可转移性
5、人口流动技术:完全无成本移民;无通勤;无异质性;没有交通拥堵
6、禀赋:同质劳动、一个国家内地区的外生土地禀赋、无资本
7、均衡:垄断竞争、与单一国家的一般均衡、土地租金重新分配给居民、每个地方贸易平衡
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关于消费者偏好、产品、价格指数和支出份额、收入和人口流动、一般均衡、存在和唯一性(指一般均衡)、模型反演、福利的公式,并进行了定量说明,在给定参数值的情况下,定量分析生产率实现、均衡、内外部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收益,并加入更多数据分析市场准入以及生产力和人口密度情况。
在市场准入方面,首先是工资和市场准入的关系,主要参考Redding and Venables (2004) 、Hanson (2005)的研究成果;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化,参考Donaldson (2016)对印度的研究以及Donaldson and Hornbeck(2016)对美国铁路的研究;最后是Redding and Sturm (2008)将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作为市场准入变化的一种参考。
在生产率和人口密度方面,大量实证文献,工资、土地价格、生产力、就业和就业增长与人口密度正相关,参考文献主要有Rosenthal and Strange (2004)、Kline andMoretti (2014)、Bleakley and Lin (2012)。
最后在QSM未来实现方面给出:
1、大多数研究继续关注商品的生产和贸易,而现在许多经济活动集中在服务方面,无论是贸易还是非贸易
2、文献中的主要框架是静态的且是从空间摩擦对经济活动和增长的空间分布演化的影响中提取出来的
3、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异质工人和企业分类的有影响力的研究,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4、对企业和工人网络地理的经济分析仍未得到充分探索
四、讨论
文章分享结束后,研究院成员展开了有关讨论。李兵老师提出该文章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后来研究可以由此进行拓展,同时指出目前关于QSM的应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可做问题非常多,鼓励大家积极思考,此外,李兵老师关于QSM的未来实现方向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讨论:首先是在动态框架应用里面,提出可以参考投资变动和知识溢出方面;其次是在分类方面,提出可以利用企业进入退出数据或者淘汰率进行研究;最后,在企业网络地理方面,指出可以利用省级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院的各位成员也对李兵老师的看法表示赞同。本次学术研讨会充分体现了研究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家在学术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至此,本次文献研讨会圆满结束。
拟稿:史红晨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