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回顾】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2023年3月17日下午4:30-6:30,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开放合作学术报告”第4期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文科楼612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长聘教授,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云受邀作了题为《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学术报告。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主持讲座,代表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对刘云教授表示诚挚欢迎,并对刘云教授的学术经历与成就进行了详细介绍。
刘云,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长聘教授,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技评价与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知识产权专委会理事长、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4部,向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交战略咨询报告60多部(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作为专家组组长或成员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础研究规划、国家科研基地和条件保障能力建设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的研究、起草和评估。
刘云教授的报告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基础研究概念内涵及其演进。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基础研究的新分类包括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基础科学,包括数理化天地生)和需求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学科,包括信息、材料、工程、生命、能源、环境)。“基础研究”的需求牵引日益明显,与应用研究的界限日益模糊。
第二,国内外基础研究支出统计比较。首先,国内外关于纯基础研究的理解没有歧义;其次,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公共财政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后,我国企业R&D总量大,是影响我国R&D构成的关键因素。2021年,中国R&D总投入2.79万亿元,占GDP的2.44%;基础研究投入1817.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为6.5%;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比分别为11.3%和82.3%;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为0.5%。
第三,全球主要经济体企业基础研究比较。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占本国基础研究投入总量比例,美国31.67%、日本47.83%、韩国 58.25%、英国 35.73%、法国 22.23%、中国 3.8%。企业论文产出中国要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中国申请国际专利中企业的PCT专利占比较低。因此,从基础研究及创新能力比较来看,中国虽然有巨大市场规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优势,但创新能力和企业活力等方面仍落后于美国,中国的国际论文对国际专利申请的贡献偏小。
第四,企业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国家科技战略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骨干系统,企业是新型技术创新载体的领导者。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第五,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高质量发展对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出紧迫需求,要超前部署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建立完备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并向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延伸、吸引和凝聚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主导权、引领行业或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建立和保持全球创新网络和全球产业链链主地位。
毛艳华教授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认为刘云教授讲座对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有说服力的分析,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首先,基础研究的内涵与界定是理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R&D投入的结构分析,刘云教授提出基础研究包括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和应用导向基础研究和企业的基础研究。其次,刘云教授用大量数据比较了国内外基础研究支出情况,目前我国虽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优势,但总体来看基础研究投入和创新能力仍要落后于美国。再次,刘云教授介绍了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刘云教授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企业可通过自主开展研究、与学术机构合作研究或资助学术机构等方式开展基础研究。
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同学就相关问题与刘云教授展开深入讨论,现场十分热烈。中山大学毛艳华教授提问“从数据来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这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水平相当,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目前高校在创新中扮演什么角色?”中山大学夏南新教授提问“目前有些大学更多将资源包括招生指标从文科转向理工科的目的与意义”;中山大学李兵教授提问“目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成效”,刘云教授就相关提问一一解答,并对与会老师与同学的分享交流表示感谢。最后,毛艳华院长代表研究院对刘云教授的精彩讲座报告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以上内容由现场记录整理,未经刘云教授审定)
编辑:陈多多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