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与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22日,由中山大学和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承办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与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召开。中山大学副校长、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教授,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市场研究所、广东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相关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数字化转型与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广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路径、后疫情时期加快提升广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领导致辞



(李善民副校长致辞截图)


李善民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产业发展环境,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都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做出了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显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郭德焱副主席致辞截图)


郭德焱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第13届广州学术季的重要活动之一。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广州“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开启了广州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阶段。广州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构筑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根基,成为新发展格局下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探讨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主题报告



(国家发改委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欧阳慧研究员报告截图)


国家发改委市场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慧研究员作了题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报告。欧阳慧研究员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是规则统一、竞争公平、产业耦合、区域协同、流通顺畅、机制完善、规模优势充分发挥的市场。从理论逻辑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从实践逻辑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释放市场潜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能够促进消费、畅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虹吸全球先进生产要素,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向晓梅研究员报告截图)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研究员作了题为“数字化转型与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向晓梅研究员认为,数字经济从改变要素结构、升级生产方式、调整组织结构和重塑价值链四个方面驱动广州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广东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广州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也位居全国前列,广州正在努力打造数字与产业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与此同时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欠缺数字经济核心龙头企业、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及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不足、数字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广州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到挑战等问题。向晓梅研究员提出,广州可以通过加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加速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等措施来推动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暨南大学 顾乃华教授报告截图)


暨南大学顾乃华教授以“关于广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一些思考”为题进行分享。顾乃华教授对比了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制造业发展特点,从总量看,广州制造业地位优于北京,与沪深差距较大;从行业看,广州制造业主要依托汽车产业支撑;从主要工业效益指标看,广州制造业的质量有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点在于经济全球化合作、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提升对产业链的控制力,而非构建全产业链,要实现价值链和产业链相结合。因此,广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方向在于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才能形成“长治久安”之策。




(中山大学 毛艳华教授报告截图)


中山大学毛艳华教授作了题为“后疫情时期加快提升广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报告,对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突出问题、广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存在的短板与弱项和提升广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建议进行了分享。毛艳华教授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前所未遇的挑战,国家政府普遍把自主发展和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大幅度上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成为新方向。在这种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暴露出广州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存在一些短板与弱项,包括支柱产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外部市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但产业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仍较弱、国际物流竞争力不强、数字化的支撑不足等问题。因此,广州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政企结合和大中小企业互助的供应链稳定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贯彻“双区”驱动和“双城”联动战略、深化制度型开放等举措,在后疫情时期加快提升广州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以上内容由现场记录整理,未经领导和专家审定)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