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讲座回顾】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
2025年5月21日下午3:00-5:00,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开放合作高端讲座”第23讲以线下方式成功举办。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教授受邀作了“新阶段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主题讲座。院长毛艳华教授主持讲座,代表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对余虹教授表示诚挚欢迎,并对余虹教授的学术经历与成就进行了详细介绍。余虹博士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East Asian Policy: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主编。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轨道交通部门改革。
余虹教授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贸易战升级对中国的影响评估。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表面是为减少贸易逆差,实则意图重组全球贸易体系,削弱中国制造业优势,解决国内财政赤字、推动制造业回流及为减税提供空间。贸易战使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瓦解,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计下降0.2%。对中国而言,美国实施高额关税意在削弱中国的贸易和制造业大国地位, 70万家进出口企业及1.8亿就业人口可能受到影响,不过也刺激了中国企业海外多元化扩张。中美在日内瓦谈判达成休战,暂停加征关税90天,美方放弃脱钩,中国在谈判中展现强硬姿态,为自身赢得协商空间。但长期来看,贸易战会带来结构性改变,关税可能长期存在。
(讲座会议现场)
二是中国企业采取的双管齐下应对策略。贸易战对广东、浙江等依赖出口的制造业省份影响巨大。从2024年美国占中国省份外贸出口比重看,贸易战升级对这两省影响最大,两省彰显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为了应对中美关系的升级贸易战,许多位于广东和浙江的受影响中国企业正在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尽可能转向国内市场。在市场多元化方面,中国企业开拓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东盟自2020年起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16%以上。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显著,同时通过第三国转运出口美国。另一方面,通过提振国内消费需求以减轻外部冲击。面对外需下滑,中国众多外贸企业积极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着手完善国内重点区域经销商布局,加快拓展国内渠道。近期中国出台一系列旨在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和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措施。但企业双管齐下的策略面临着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区域保护主义等结构性障碍。
三是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合作和RCEP协定。东盟人口众多、经济增长潜力大,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增长迅速。RCEP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区域供应链坚韧性、拓展区域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同时,RCEP协定存在缺乏自由贸易的深度与广度、开放度较小、谈判领域以传统议题为主,在规则制定方面着墨很少、文本广度上不包括禁止数据本地化条款和减少电子商务障碍等局限性。不少东盟国家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双边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另外,应重视少数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项目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加强项目建设环评,以避免东盟国家对中国企业和投资的负面观感。在此背景下,中国可采取自主出口限制措施,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以避免进一步与东盟同类企业竞争,压垮东盟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还可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自东盟国家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有助于中国国内消费升级。同时,在RCEPA框架下,中国可助力东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对东盟制造业、可再生能源设备、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
(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毛艳华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余虹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详实,讲座主题即是当前热点问题,也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范畴。首先,要加强对特朗普关税议题的影响评估。特朗普重新执政以来,关税议题正前所未有地与产业、金融、安全和地缘战略等议题深度交织。美国政府把关税视作最重要的对外经济政策,发布《互惠贸易和关税备忘录》,宣扬长期贸易逆差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造成威胁。美国国内这一战略转变势必对中美经贸关系、中美两国经济以及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一系列影响。其次,要加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研究。面对不确定性增加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走出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包括从贸易往来到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合作领域更为广泛;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目标市场更为多元。最后,要重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建设。包括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经贸合作的深化、多边框架下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落地实施以及RCEP框架下的新议题建设,中国-东盟经贸投资合作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和加强区域价值链的构建。
在交流讨论环节,参会老师和学生就RCEP的结构性障碍、新加坡的发展经验、中国对外投资的负面影响以及中美未来经贸协议等问题同余教授展开热烈探讨,余教授就相关提问一一解答,并对与会老师与同学的分享交流表示感谢。最后,毛艳华院长代表研究院对余虹教授的精彩讲座报告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以上内容由现场记录整理,未经余虹教授审定)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