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朋亲博士后与毛艳华教授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研究的理论文章在《港澳研究》发表
《港澳研究》2023年第1期刊发了陈朋亲博士后与毛艳华教授的合作论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与推进策略》。
摘要如下: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条件,梳理其互联互通的发展演化,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要素流动、区域协调、社会资源优化、“一国两制”理念新发展等层面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并梳理了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历程,即经历了的守望相助、分散协同、整体联动到共同治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征,发现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能源安全保障体系逐步构筑、防洪与水资源配置体系逐步加强,“数字湾区”进入快车道,但跨区域政策、市场、管理、信息等协调和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某些基础设施协调合作效应低、通行成本高。基于此,文章从规划治理、协调机制、数字新基建、广深双城引领等方面阐述了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跨境治理;
(作者简介:陈朋亲,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后;毛艳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
论文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底层逻辑与推进策略 - 中国知网 (cnki.net)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