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副教授等关于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文章在《旅游学刊》发表
《旅游学刊》2024年第1期刊发了罗浩副教授、硕士生康玉洁与博士生曾小梅的合作论文《“996”还是“2.5”?——闲暇时间影响经济增长的跨国实证研究》。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数量闲暇一旦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即质量闲暇)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含义是:既不“996”也不“2.5”,保持闲暇时间比例不变,减少工作时间比例而增加教育时间比例,既能提升人力资本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通过人力资本改善闲暇质量从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闲暇时间;经济增长;非线性;人力资本;调节作用
(作者简介:罗浩,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康玉洁,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曾小梅,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