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朋亲博士后与毛艳华教授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治理的理论文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刊发了陈朋亲博士后与毛艳华教授的合作论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与优化路径》。
摘要如下: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需要机场群作为支撑,机场群建设需要粤港澳三地紧密合作。当前,五大机场进行大量跨区域合作治理探索和机制创新,但是“有限合作的竞争”与“有限竞争的合作”之间难以平衡。SFIC模型分析视角有助于探究五大机场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夯实大湾区机场群资源对接的协同基础、深化催化充分的组织领导作用、锚定协同治理适恰目标的制度设计、提升共商共建共享协同过程有效性、建立健全协同效果评估和反馈创新机制等,可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治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治理;SFIC模型
(作者简介:陈朋亲,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后;毛艳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
论文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与优化路径 - 中国知网
编辑:陈倩怡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