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毛艳华教授、信超辉博士生和荣健欣副研究员关于大湾区城市群的理论文章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收录了毛艳华教授、信超辉博士生和荣健欣副研究员的合作论文《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




摘要如下:

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既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引擎。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现有理论和方法,分别构建区域密度函数、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结构与集聚扩散特征,发现目前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但存在过度集中、空间分布均衡的问题,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协作机制;深化市场一体化,激发集聚扩散效应;打造西岸增长极,优化大湾区空间结构三个方面推动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地,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毛艳华系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信超辉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生;荣健欣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