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连续六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连续六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3月6日,《羊城晚报》A04版面“聚焦2022全国两会”刊登了有关大湾区建设的报道,毛艳华院长接受采访并发表了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基本框架的观点。摘录如下:




大湾区要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基本框架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有8600多万常住人口,创新创业活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各个方面,大湾区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湾区还承载着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

毛艳华表示,国际化将是大湾区的优势和特色。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大湾区要更好地扩大开放。

“2022年是大湾区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评估之年,要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本框架。”毛艳华指出,还要持续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际人才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大湾区需要构建更好的创新环境,建立起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等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毛艳华表示,要加快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以规则对接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其中,加快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这其中,需要更好地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牵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作者毛艳华系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