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林: 海关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中亚和东盟先后提出与世界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相关体制机制,深化同各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也为我国积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各方面都注入了强大动力。2023年6月1日下午,“2023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10月17-18日,第三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23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之“开放合作30人论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专家精彩观点,欢迎关注。

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唐庆林介绍了海关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进展。



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唐庆林6月1日在广州举办的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开放合作30人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题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海关始终坚持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推动制度创新和新科技应用,在“三智”建设中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凝聚各国海关的共识,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一是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以广州海关的智能通关项目为例,实现了全天候的口岸智能通关,并引入了“线上海关”概念,使企业能够在线处理所有的海关业务,大大简化了过程。

二是推进“智能边境”的协同共治,维护国民安全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海关积极推动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应对边境保护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新挑战。拓展检验检疫多边合作机制,支持我国生产的食用、观赏、种用水生动物输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输华准入检验风险评估进程。

三是推进区域“智享联通”,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中国海关大力推进与国际海关AEO的互认安排,至5月底中国已经与新加坡、韩国、欧盟等26个经济体52个国家(地区)签署AEO互认协议,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加至35个,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双第一”。广州海关携手相关直属海关,开展以南沙港为枢纽的“湾区一港通”通关模式,促进大湾区沿海港口和珠三角内河码头一体化。同时,也致力于利用大湾区的机场作为国际货运中心,构建“全球揽货-货站集拼-机场直飞”的通关模式。未来,广州海关将继续秉持“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理念,推动海关现代化建设,以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



编辑:程雪琳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