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一带一路”的全球价值链构建

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期,本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21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之“开放合作30人论坛暨高端学术会议: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专家精彩观点,欢迎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现将观点摘录如下:



2013年开始,“一带一路”宏伟计划推进,除了2014-15年以及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之外,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如果看成一个整体的话,从2020年开始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说明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我国的贸易伙伴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另外,中欧班列的数量也增长十分快,甚至可以用爆炸性增长来形容,说明我们的陆路贸易还是方兴未艾的。

从投资上来看,2013-2019年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国投资速度超过了其对全球投资的平均增速,其中主要投资对象是东盟国家。如果把贸易和投资结合一起看,主要还是在价值链构建上,而不是消费品的销售。2020年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国的投资总额,比2019年增长18.3%,疫情反而让我们对于“一带一路”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上升。说明我们对于“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推进有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在推进全球价值链合作发展产生尤为明显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中国企业主要参与的主要投资是能源、建筑方面,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和空港相对来说少一些。与此同时,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很多工业园,最主要的就是用于制造和加工的,一共有23个,说明我国在“一带一路”的投资,主要是为了构建全球价值链。当然,除了与农产品相关的工业园外,我国投资建设的工业园中有14个是综合性工业园(即以加工生产为主),11个是关于物流的,6个是关于资源型的,真正技术型的只有3个,换句话说,在“一带一路”整体投资方面,我国还是基于合作建立产业链中间部分,还没有在工业园建立方面起到终端的引领作用。我们在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比较薄弱,我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领导性国家,在研发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从中国欧盟投资情况来看,主要是欧盟对于中国的投资。不过欧盟对于中国的投资相对美国来说,是远远落后的。中欧之间投资潜力是很大的,从已有的欧盟对华投资产业分部来看,一旦中欧CAI协议签署后,汽车、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产业会得到欧洲重点关注,这也是跟欧盟商会的估计比较吻合的。

总而言之,我们比较乐观地认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即将落地的RCEP乃至中欧投资CAI和CPTPP等有希望未来签署的协议的加持下,可以为推动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做出更加显著的贡献。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