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汇网 | 毛艳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力度前所未有 将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2021年9月6日大公文汇网对毛艳华院长进行专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力度前所未有 将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并在《大公报》以《创新开放程度比肩琼自贸港》为题刊登。

全文如下:







5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接受大公文汇全媒体专访指出,《方案》对于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上,提出了多项过往跨境合作区前所未有的创新举措,包括开发管理合作区实行双主任制、组建合作区开发执行机构、建立合作区收益共享机制等多项突破性措施,无不体现了中央对解决港澳经济民生问题的决心。

「要在横琴这个原来由内地管辖的区域,探索健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需要突破诸多由于两地法律制度不同所带来的困难。」 毛艳华指出,《方案》为此特别详细地罗列了保障措施,对于合作区有很大的赋权力度,包括支持合作区以清单式申请授权方式,在经济管理、营商环境、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清单式的授权模式,保障了合作区未来发展中遇到相关法律瓶颈时有支撑。」

「此外,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下设的执行委员会,主要由澳门来主导,有权履行国际推介、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民生管理等职能。这也特别照顾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澳门,能更好地发挥了澳门参与合作区建设的积极性。」毛艳华表示,《方案》创新亮点多,率先在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尤其是具体措施均是以目标为导向,根据目标解决问题,能解决横琴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等问题。

「《方案》出台是粤澳合作的一个创举,无论是机构设置、组建、管理工作安排、人员安排、受益共享机制等方面的开放力度,都是目前跨境合作区前所未有的。」毛艳华认为,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开放范围非常大,其创新开放程度不亚于海南自贸港。

「这充分反映了澳门回归22年来,中央将在『一国两制』前提下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全新探索。」 毛艳华认为,《方案》出台国家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了重要动力,有利于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作者毛艳华系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



来源:大公文汇网、大公报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