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希炜:“一带一路”与RCEP在新全球化的角色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中亚和东盟先后提出与世界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相关体制机制,深化同各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也为我国积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各方面都注入了强大动力。2023年6月1日下午,“2023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10月17-18日,第三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微信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23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之“开放合作30人论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专家精彩观点,欢迎关注。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冯国纶基金经济学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邓希就“‘一带一路’与RCEP在新全球化的角色”发表演讲。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冯国纶基金经济学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邓希6月1日在广州举办的海丝博览会主题论坛“开放合作30人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主题论坛)

在进入全球化新阶段,贸易地区化和投资地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开始出现,包括CPTPP、RCEP以及IPEF等。从GDP贡献、人口总量和未来增长等方面看,RCEP是前所未有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将会主导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同时,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中,东南亚特别是东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蓬勃、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过去几年,东盟作为中国出口的目的地,或者是作为中国进口的来源地,它们的比重在逐渐上升,近年来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东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后,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开放与合作变得愈加重要,是新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在新全球化能够发展重要角色。第一,“一带一路”是能最有效抵抗逆全球化的倡议,抵制了西方某一些政治利益、政治团体的逆全球化思潮。第二,“一带一路”已有150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共建,在过去5至10年,成员国之间的基建投资、进出口数额都有前所未有的增长,互助非常大。第三,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达29.7%。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占比已达到32.9%。因此,“一带一路”是一个有真实力、为全球化共同合作,并凝聚不同文化、不同政治制度国家的长远倡议。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会为所有共建国家总体的经济增长带来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平均年增长将会高达3%-5%。



编辑:程雪琳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