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华教授应邀参加2021第三届京师“一带一路”论坛

2021年12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京师“一带一路”论坛18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及企业界等近百名嘉宾出席。本届论坛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为主题,并设立3场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士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以及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等进行深入交流。毛艳华院长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专题报告,研究院乘风博士后、陈朋亲博士后、谢宇平博士生、邱雪情博士生以及澳门城市大学刘坤原博士生一同出席论坛。





在“‘一带一路’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专题研讨论坛上,毛艳华院长作了《横琴合作建设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毛艳华院长认为横琴合作区对“一带一路”的支撑或价值在于合作平台的制度优势。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四十年来主要是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引进外资,发展模式为“大进大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是要立足全球,推动国际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既然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就需要我们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标准、规则、管理等制度型公共产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很好地对接和服务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的这一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有利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案》强调促进要素跨境便捷流动。提出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的开放新体系,实行“一线放开、开线管住”的海关分线管理制度,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便捷流动,这有利于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并共同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资源要素配置平台。

第二,《方案》强调经贸规则与服务标准联通港澳和对接全球。如与港澳接轨的服务规则、监管标准和国际化的人才管理准则。这种小区域范围的规则对接试验,能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经贸规则软联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三,《方案》强调扩大市场准入与开放。比如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放宽各类投资者在合作区的准入限制,扩大对港澳在金融、保险、数字经济以及其它生产与消费服务业的开放,这有利于横琴集聚现代服务业,打造成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平台,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的建设。

第四,《方案》强调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如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横琴建立研究院,加快吸引国外新兴研发机构在横琴集聚发展,这有利于琴澳合作共同打造成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极点,提升大湾区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能力,提升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参与能力。

第五,《方案》提出探索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方案最大亮点就是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新体制。横琴合作区作为一国两制实践的新探索,这种不同经济社会制度和不同法律体系下的跨境合作模式创新探索,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贸合作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的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