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华教授应邀出席“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并在平行研讨会做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2021-12-11
2021年12月1-4日,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在推动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发挥了重要的品牌效应。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应邀出席“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并在平行研讨会“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做了“新发展格局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主题发言。出席会议期间毛艳华教授接受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采访。
毛艳华教授在平行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刻画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期间,在珠三角地区与粤港之间形成的“前店后厂”制造业分工模式条件下,为适应港澳资企业的生产需要,珠三角率先从价格形成、土地开发、劳动力管理、外汇利用、外贸管控等多方面尝试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并带动了广东乃至整个内地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形成新管理体制;中国内地加入WTO和港澳与内地签订CEPA安排后,珠三角地区率先与港澳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又引领了中国内地在市场准入、商事登记、事中事后监管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与香港营商环境和国际一流标准的全面对接,从软环境上奠定了大湾区建设的基础。
第二,“读懂大湾区才能够更好地读懂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珠三角地区是“世界工厂”,是一个以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并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开放区域,而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则是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竞争优势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全球合作平台,大湾区正在按照新发展理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
第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率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改革开放议题的核心内容。重点任务是构建和完善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数据、知识、技术等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还要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主题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并设立12个平行研讨会。出席“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平行研讨会的主要嘉宾还包括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新加坡前总理及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李成、英国工党影阁财政部发言人及议会上院议员戴维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广州市社科院院长张跃国、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首席顾问研究员刘剑雄等。
编辑:陈多多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毛艳华